抗震支架的驗收單位為質量檢驗站。主要驗收方法是根據設計圖紙和現場具體安裝情況進行驗證。某些新項目將規定進行破壞性試驗。現階段,大部分新項目具體系統軟件有:自然通風防排煙系統安全事故、給排水系統、消火栓系統、自噴系統、線路系統。
貫徹國家預防事故的戰略方針,對給排水、消防安全、采暖、自然通風、中央空調、天然氣、采暖、電力工程、電信等機電安裝工程設備進行安全防護。當發生具有局部地震烈度的地震災害時,可以減輕地震災害的破壞,減少和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從而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目的。
主要流程如下:
1. 抗震支撐吊架的驗收由施工單位或施工單位組織實施。
2. 抗震支吊架工程竣工驗收時,應提供下列技術原材料 :
a.抗震支撐吊架的竣工圖、計算書、設計預算文件及其他設計方案文件,計算書按附件1格式編制;
b.抗震支吊架預制件及其所標注的產品質量合格證、技術專業檢驗企業特性檢驗報告和驗收合格記錄;
c.解決工程建設全過程重大技術問題的文件、工作文件和變更記錄;
d.其他質量保證原材料。
3.抗震支吊架設備安裝工程的驗收分區應符合下列要求
a.抗震支吊架工程的設計方案、原材料及工程施工標準相同。同一樓層每100套為一個檢驗批次,如不超過100套,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次;
b.主機房的抗震支撐吊架應單獨放置在一個檢查區域。
4. 測試的總次數應滿足以下要求
a.每個檢驗批次至少抽檢3套抗震支撐吊架;
b.對機房的抗震支撐吊架進行全面測試。
為什么政府強制要求配套安裝抗震支架?
一、當產生地震災害時,只承擔作用力載荷功效的懸吊訓練系統軟件會產生無規律的晃動,頻次多了將會會對長根點處的鋼筋錨固抗壓強度造成危害,促使懸吊訓練系統軟件松動墜落,導致次生災害.而如果給懸吊訓練系統軟件提升了抗震等級設備,即抗震支架,在地震災害產生時,根據側面和豎向的抗震等級支撐點可以大大減少其混亂搖晃,在總體工程建筑抗震等級特性完好無損的狀況下,能確保懸吊訓練系統軟件不產生墜落,大大減少因次生災害造成的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工程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抗震等級布置是建筑構造抗震等級中不可或缺的1個關鍵步驟,而抗震支架在地震災害中對工程建筑機電安裝工程設備能給與靠譜的維護,承擔來源于隨意水準方位的地震災害功效,大幅度降低地震災害對工程建筑機電安裝工程設備的毀壞。
二、 機電工程抗震支架設計說明及大樣
依據《中華共和國建筑法》和《中華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推行以"防患于未然"的戰略方針,經結構加固后的建筑給排水、消防安全、采暖、自然通風、中央空調、天然氣、供熱、電力工程、通信等機電安裝工程設備,當遭受到本地域抗震烈度的地震災害產生時,能夠超過緩解地震災害毀壞,降低和盡量避免次生災害的產生,進而超過降低傷亡及經濟損失的目地.機電工程抗震支架是限定附設機電安裝工程設備造成偏移,操縱設備震動,并將載荷傳送至承重構造上的各種部件或設備.2015年住宅住建部公布國家行業標準《工程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抗震設計規范》 公示:準許《工程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抗震設計規范》為國家行業標準,序號為:GB 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執行。
關于抗震支架的使用年限?
抗震支架使用年限通常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可以更換的抗震支架,其使用年限一般為25年左右;
另一種是不可更換的抗震支架,其使用年限需按建筑物的設計使用年限確定。
你知道國家規定建筑抗震“三個標準”是什么嗎?
根據我國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10》)要求,建筑抗震以‘三個水準’為抗震設防目標, 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了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8月9日7時27分,在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這又引起了人們對地震的關注度。
不同國家的裝配式建筑抗震設防理念也不盡相同。
相比其他建筑模式,現在風靡全球的裝配式建筑抗震能力如何呢?全球范圍內采用裝配式建筑的國家,房屋抗震能力都能滿足抗震性能要求。不同國家的設計地震加速度、房屋高度、結構體系等不一樣,采用的裝配式建筑抗震設防理念也不盡相同。
比如歐洲主要大國的設計地震加速度都比較小,房屋主要以低多層為主,裝配式建筑采用的抗震結構體系主要是雙皮墻疊合剪力墻;日本是大地震的高發國,抗震理念主要是消能減震,高層的裝配式建筑主要采用帶消能減震的框架/框筒結構,房屋具有非常優異的抗震性能。
我國也是地震多發國家,目前的裝配式建筑非常紅火,國家也特別重視裝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相關的規范《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2014》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 51231-2016》等一系列標準的出臺明確了我國的裝配式建筑采用“等同現澆”的理念,具有與現澆建筑類似的抗震性能。
但是,全球范圍內說,推廣和應用裝配式建筑也不能完全說成是減震、抗震,減少經濟損失和人身安全的重要途徑、方法。他認為,裝配式建筑與傳統建筑都非常關注結構安全,但兩者相比更多的是建造方式的變革,引發這種變革不完全是由抗震減震需求推動的,更多的是從成本、工期、質量、社會、環境等因素推動的。
建筑只要嚴格按國家規范,就完全可以滿足抗震設防的要求。
國內裝配式建筑市場主要有三大類產品,一類是量大面廣的高層剪力墻住宅,一類是多、高層的公共建筑,第三類是新農村建設的低層成套住宅。前兩類建筑結構主體嚴格按國家標準設計、建造及驗收,第三類是中民筑友自主研發的全干法裝配式墻板結構體系,已在中南大學國家高速鐵路建造技術實驗室通過振動臺試驗,是可滿足8度抗震設防要求的。
國外市場針對不同國家的抗震需求進行技術研發及論證,將盡可能地采用當地的標準或者歐美發達國家的標準來進行建造。
裝配式建筑只要嚴格按國家規范進行設計、建造及驗收,就完全可以滿足抗震設防的要求。
雖然機電抗震發展至今有了巨大的突破,但目前仍舊面臨著三大難題,這也是各企業在抗震設計、安裝等方面常遇到的問題。
1.繁:管線復雜、影響眾多;
2.多:節點數量、驗算量耗時費力,準確率容易偏差;
3.難:涉及給水排水、供暖、通風、空調、燃氣、熱力、電力、通訊、消防等多專業、多因素。
機電抗震不是小事,是關系到民生的大事,因此任何難關都必須攻克。
隨著智慧城市的興起,近些年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BIM等新科技的推動下,機電抗震設計規劃智能化、高效化、標準化、平臺化也早已大勢所趨。2021已經拉開了機電抗震領域的新篇章,未來建筑機電抗震總體形勢良好,發展潛力巨大。企業必須堅守機電抗震初心,提高自身實力,不斷加速技術的創新與升級,推動行業實現智能升級的發展新時代。
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建設部對原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以及抗震支架進行了修改,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4年10月9日正式頒布《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為國家標準,編號:GB50981-2014,從2015年8月1日起強制執行。
抗震支架設計基本要求:標準是使建筑給排水、供暖、通風、空調、燃氣、熱力、通信、消防、防排煙等工程設施要抗震,以防發生二次傷害。
抗震支吊架設計范圍:
一、冷熱水、消防、空調等管道系統抗震支吊架適用范圍:
懸吊管道中所有超過1.8kN的設備;
所有大于等于DN65以上的生活給水、消防管道系統。
二、空調、通風管路抗震支吊架適用范圍:
所有直徑大于等于0.7m的風管系統;
所有矩形截面積大于等于0.38㎡的矩形風管。
三、電力系統管道及電纜橋架系統抗震支吊架適用范圍:
所有內徑大于等于60mm的電氣配管;
所有重力大于等于150N/m的電纜橋架、電纜梯架、電纜線盒、母線槽。
四、當管道中安裝的附件自身質量大于25kg時,也應設置側向及縱向抗震支吊架。在2015年3月4日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建筑機電設備抗震支吊架通用技術條件),編號為:CJ/T476-2015
2016年3月1日開始實施由中國工程建設協會標準頒布的《抗震支吊架安裝及驗收規程》,編號為:CECS420:2015。
由此可見,建筑機電抗震是民生意志的要求,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有利于民生的重大事件。